沈阳液氨厂家提示您液氨的主要危险特性及有害因素分析
氨气理化性质
外观与性状: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。
临界温度:132.5℃;
临界压力:11.40MPa
燃烧爆炸危险性: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明火、高热引起燃烧爆炸。
爆炸下限(%):15.7;
爆炸上限(%):27.4
引燃温度:651℃
最大爆炸压力(MPa):0.580 毒性及健康危害
侵入途径:吸入
急性中毒:轻度者出现流泪、咽痛、声音沙哑、咳嗽、咯痰等;眼结膜、咽部充血、水肿;胸部 X 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。中枢中毒上述症状加剧,出现呼吸困难、
紫绀;胸部 X 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。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,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,患者剧烈咳嗽、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、呼吸窘迫、昏迷、休克等。可发生喉头水
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。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。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睛灼伤;液氨可致皮肤灼伤。
处理措施
1、氨泄漏的处理原则:
A 氨区泄漏的应急处理原则是“救人第一,救物第二”,“防止扩散第一,减少损失第二”。
B 氨区安全管理预防的重点是防泄漏和防爆。当发生事故时,处理决策的依据是氨气检漏仪检测的氨气含量。氨的含量在0.025%~0.300%时,使用呼吸器SCBA即可;氨的含量在
0.3%~1.0%时,要着A级密闭的防护服;若氨的含量>15%,应停止一切活动,人员快速移动至氨区上风向,迅速撤离疏散。
2、氨轻微泄漏处理:
A 及时汇报值长、主管;
B 做好个人防护,关闭相关阀门,对氨泄漏部位进行隔离,启动现场的水喷淋系统对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,启动废水泵,防止吸收氨气后的含氨废水造成二次污染;
C 联系检修人员进行抢修,将氨泄漏程度减至最低;
D 隔离泄漏区域,撤离受影响区域的所有无关人员,并张贴本区域有氨泄漏通告,进行提示;
E 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,及时清理所有可能燃烧的物品及阻碍通风的障碍物,保持泄漏区域内通风畅通。
3、大量氨气外泄处理:
A 紧急投入现场水喷淋系统对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,启动废水泵,防止吸收氨气后的含氨废水造成二次污染;
B 立即汇报值长、主管及相关领导;紧急启动脱硝氨泄漏应急预案;
C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立即采取救援行动,设置救援行动区域;
D 应急救援行动组投入抢险救援,迅速组织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,并隔离150m;
E 应急处理人员应佩带正压式呼吸器,穿防静电工作服,尽可能切断泄漏源;
F 接通附近消防水管,迅速向泄漏处大量喷水以控制危险源,抢救受害人员严格限制人员出入。喷水时,应采用消防车(栓)的喷淋管在泄漏部位上方形成水雾,抑制氨气向外扩
散。
4、发生火灾、爆炸事故处理:
A 紧急投入现场水喷淋系统对泄漏的氨气进行稀释;
B 迅速拨打厂内火警电话119,如有人员伤亡时,应立即抢救伤员,同时“120”求救;
C 切断氨区系统所有设备电源;
D 汇报值长、主管及相关领导;紧急启动脱硝氨泄漏应急预案;
E 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立即采取救援行动,设置救援行动区域;
F 应急救援行动组投入抢险救援,迅速组织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,并隔离150M,严格限制人员出入;周围500米设交通管制;
G 接通附近消防水管,迅速向泄漏处大量喷水以控制危险源,抢救受害人员;切忌向泄漏口或阀门处喷水,防止冻裂;切勿在罐体两端停留;
H 根据风向,预测氨气的波及范围,指挥进行防护并组织人员撤离;
I 白天疏散范围800米,夜间则在2300米。 三、人体接触氨气的应急
处理措施:
1 、皮肤接触: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,放入双层塑料袋中,皮肤用2%的硼酸溶液或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,并立即就医。若冲洗后仍有过敏或烧伤,应进行医疗。
2、 眼睛接触: 立即提起眼睑,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眼睛至少15min,并立即就医。
3 、呼吸道接触: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,保持呼吸道畅通,如呼吸困难,进行输氧;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,并迅速就医。
4 、体内接触: 立即喝大量的水,稀释吸入的氨,并尽可能快送医院治疗。
本文来自:沈阳液氨厂家
沈阳液氨批发电话:024-4221-6624